舞蹈是什么?
舞蹈藝術家楊麗萍告訴我們:“人生需要有一種東西,需要感激。
需要用舞蹈來抒發,需要用舞蹈來傳遞,需要用舞蹈來感激。用舞蹈為自己做表達,讓我覺得非常幸福?!?/span>
而我理解的舞蹈就是“美”,并通過身體來表達。
這一切都生動的說明了舞蹈是表現人類情感的偉大產物。
所以那些從小跳舞的孩子,將其情感大多寄托于舞蹈,并收獲、感恩于舞蹈。
學舞蹈的人總是令人刮目相看!
如果說成人學舞蹈是基于濃厚的興趣
也出于健身的需要
更是快節奏都市人的情感寄托
那么如果業余學舞蹈的孩子,能堅持整個童年到青春期,那一定是真正熱愛舞蹈的人。
而這個愛好哪怕不能成為其特長,但也會是其業余生活中精彩的一部分,也是其遇到困難、挫折后的情感寄托。
就好比大眾所知的娛樂圈,就有不少學霸兼舞者出生的優質偶像。
像是曾在《好先生》中火了一把的江疏影,就在代言不斷商業價值飆升的同時,
還在英國首相特蕾莎·梅訪華時用英文全程陪同,交流,毫無障礙。
進上戲,畢業后她獨自一人去英國的一流大學東英格利亞大學讀經濟學碩士。
電影《一路繁花》大秀舞蹈
學霸江疏影可是學過7年的藝術體操,并以專業課第一的成績考進上戲,
畢業后她獨自一人去英國的一流大學東英格利亞大學讀經濟學碩士。
最適合的年紀學舞蹈,讓自己不留遺憾。
很多家長拒絕讓孩子學舞蹈的原因
只有12個字:
1.孩子小
2.沒時間
3.考慮下
4.學費高
孩子長大了
也將會有12個字難住你!
1. 沒才藝
2. 青春期
3. 跟不上
4. 怎么辦
等你想到舞蹈時,
也有12個字回復你!
1. 沒辦法
2. 錯過了
3. 追不上
4. 怪自己
所以,
請不要讓孩子在學舞蹈最好的年齡,失去學習的機會!
業余學習者如果在兒時合理的時間進行舞蹈訓練,對其形體的好處是有目共睹的,
而有的訓練錯過了這個時間就很難達到預想的效果。
比如“腰”的訓練就是最直觀的例子。
成人0基礎班的女性學員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在胯、腿、腳背等柔韌性的進步遠遠大于腰,
而過多的腰部訓練又會給成人帶去弊大于利的運動損傷,這就是基于人體生理決定的,
而“腰”對于女性舞者來說又是極為重要的。
所以,有的東西錯過了就不再有了。
另外,小時候的模仿能力、協調性和節奏感知能力都是具有極大可塑性的。
成年人往往有一定的思維定勢和錯誤的肌肉記憶,所以在學習效果上不如小時候最好的年紀。
再從專業學習上來說,我們應該鼓勵確實有舞蹈天賦(身材條件好、悟性高等)的孩子在適齡時參與專業學習。
因為科學的訓練,比如低年級解決軟開度、14歲左右最優化激活爆發力的訓練等都會讓孩子在舞蹈這條路上先人一步,為未來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而在實際中,很多家長乃至我們的社會對舞蹈的偏見,不愿意過早送孩子接受專業學習,但是到后來又不得不參與高考集訓用舞蹈考學。
通過調查顯示,也證實了很多有專業舞蹈學習經歷的舞蹈生在專業發展上更為突出,同時也對這段學舞時光心存感激。
我想,這種深入骨髓的熱愛與情懷必然來自兒時的苦練到暮年的堅持。